解读《唐雎不辱使命》的深层含义及其现代启示
2025-02-25 05:48:21
•
来源:
导读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了唐雎在秦王面前表现出色的故事。原文生动地描绘了唐雎面对强权时的从容不迫与机智应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了唐雎在秦王面前表现出色的故事。原文生动地描绘了唐雎面对强权时的从容不迫与机智应对,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通过解读这篇古文,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尊严与勇气,以及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翻译:
秦王派人告诉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片的土地,非常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继承的土地,愿意终生守护它,不敢轻易交换!”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是因为我认为他是个贤明的人,所以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来扩大你的领地,你却违背我的意愿,是不是轻视我呢?”唐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土地,并一直守护着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
通过对《唐雎不辱使命》的深入理解,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代士人的风采,还能从中汲取宝贵的人生智慧。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关键词: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