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8 17:50:5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掌握鲁迅杂文的特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 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如何反驳对方观点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2. 学习运用具体事实来证明观点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及其深刻内涵。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引入:“同学们,在你们心中,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人又具备怎样的精神特质呢?”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整体感知

1.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读音,并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3. 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说说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

1. 分析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

- 第一部分(第1-5段):指出当时社会上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情绪,许多人认为中国人已经失去了自信。

- 第二部分(第6-9段):反驳错误观点,强调应该看到中国还有大量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

-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再次重申中国人并未失掉自信力。

2. 探讨语言特色

- 鲁迅杂文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请找出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这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 小组讨论

- 在当今社会,我们是否仍然需要保持这种自信力?

- 如果需要,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二)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鲁迅先生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还学会了如何辨别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文中最后一段话;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以及它给你的启示。

以上就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