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毕业论文指导意见和要求】随着2016届学生即将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为确保论文质量、规范写作流程、提升学术水平,特制定本指导方案。本文件旨在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写作方向与具体要求,帮助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一、论文选题原则
论文选题应结合专业方向,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鼓励学生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课题。选题需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展研究工作。选题范围可涵盖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也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拓展。
二、论文结构要求
毕业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简要说明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论及创新点,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2. 关键词:选取3-5个反映论文核心内容的词汇。
3.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及问题提出。
4. 文献综述: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
5. 研究方法:说明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分析工具等。
6. 研究内容与结果:详细阐述研究过程、数据分析与发现。
7. 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实际应用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 参考文献:按照学校指定的格式(如GB/T 7714)准确引用。
三、写作规范与格式要求
1. 论文应使用学校统一提供的模板,字体、字号、行距等需严格遵守格式规定。
2. 正文部分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达准确、规范。
3. 图表应有编号和标题,并在文中适当位置引用。
4. 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时必须注明出处,严禁抄袭和剽窃行为。
四、进度安排
为确保论文按时完成,建议学生合理规划时间,按以下节点推进:
- 第1-2周:确定选题,提交开题报告
- 第3-6周:查阅资料,完成文献综述
- 第7-10周:开展调研或实验,收集数据
- 第11-14周:撰写初稿,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 第15-16周:修改完善,定稿并提交
五、指导与答辩安排
每位学生须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负责论文的全过程指导。指导教师将定期检查学生进展,并给予反馈意见。论文完成后需参加学院组织的答辩,答辩成绩将作为最终评定的重要依据。
六、注意事项
1. 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及时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论文内容必须真实可靠,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3. 如发现抄袭、代写等违规行为,将按学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本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最终解释权归学院教学办公室所有。希望全体毕业生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学业任务,为大学生涯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