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走的词语集锦】在汉语中,表示“走”的词语丰富多彩,不仅限于简单的“走”字,还有许多形象生动、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这些词语根据语境、动作形态、情感色彩等不同,展现出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表示走”的词语,并简要说明其用法和含义。
一、基本动词类
1. 走:最基础、最常见的表示移动的动词,适用于各种场合。
2. 行: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步行”、“行路”。
3. 步:多用于描述缓慢地移动,如“缓步前行”。
4. 踱:形容慢悠悠地走,常带有悠闲或沉思的意味。
5. 奔:表示快速奔跑,如“飞奔而去”。
6. 跑:口语中常用,表示较快的移动方式。
7. 溜:多用于轻松、随意地走动,如“溜达”。
8. 踱步:指来回走动,常用于思考或等待时。
9. 移:表示位置的改变,如“移动身体”。
10. 挪:强调缓慢而费力地移动,如“挪动脚步”。
二、书面与文言表达
1. 行:古文中常见,如《论语》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 趋:表示快步走,多用于古代礼仪或紧急情况。
3. 履:本义为鞋,引申为行走,如“履险如夷”。
4. 涉:表示渡水或经过,如“跋山涉水”。
5. 徙:表示迁移、移动,如“迁徙”。
6. 游:多用于闲逛或自由地走动,如“游街”。
7. 巡:指巡视、巡查,如“巡逻”。
8. 走:在古文中也常作为“去”的意思,如“走亲戚”。
三、比喻与引申义
1. 走路:比喻人生道路或发展方向,如“人生之路”。
2. 走运:指运气变好,如“最近走运了”。
3. 走火入魔:比喻陷入极端或痴迷状态。
4. 走投无路:形容陷入绝境,无路可走。
5.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看事物,不深入。
6. 走亲访友:指拜访亲戚朋友。
7. 走后门:比喻通过非正常途径办事。
8. 走江湖:指四处漂泊或从事某种职业。
四、方言与口语表达
1. 遛弯儿:北京话,指散步、闲逛。
2. 遛狗:原意是带狗散步,也可引申为闲逛。
3. 溜达:北方方言,指随意地走动。
4. 转悠:指来回走动,常带有消遣之意。
5. 踱脚:东北方言,指慢慢走或打转。
五、现代网络用语
1. 走起:网络流行语,表示开始行动或出发。
2. 冲鸭:源自网络,表示“冲吧”,类似“走起”。
3. 上路:常用于鼓励他人出发或开始某事。
4. 启程:多用于正式场合,如旅行、工作等。
5. 出发:简单直接的表达,表示开始移动。
总结:
“表示走的词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语言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文学创作,掌握这些词汇都能让语言更加生动、准确。希望这篇“表示走的词语集锦”能为大家带来启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