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10:37:17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能够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特别是在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时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小棒、练习本。

-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吧!小明有35元钱,他买了一个书包花了18元,还剩下多少钱?”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出“减法”的概念。接着出示另一个例子:“小红有27个苹果,妈妈又给她买了15个,她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出“加法”。

2. 新知讲解(15分钟)

- 加法教学:

- 教师示范用竖式计算27 + 15。

- 强调个位对齐,十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

- 讲解进位的规则:“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 减法教学:

- 教师演示用竖式计算35 - 18。

- 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 讲解退位的规则:“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

3. 动手操作(10分钟)

- 学生使用小棒进行加减法的实物操作,帮助理解数位和进退位的概念。

-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完成课本上的基础练习题,如:46 + 27 = ?;53 - 19 = ?

-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查,教师抽查个别学生进行讲解。

5. 拓展提升(5分钟)

- 出示一道稍复杂的题目:“小明有42元,买了一支笔花了17元,又买了两本笔记本,每本8元,他还剩多少钱?”

- 引导学生分步计算,先减后加,锻炼综合运用能力。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的计算顺序和注意事项。

- 学生自评:你今天学会了什么?哪里还有不懂的地方?

- 教师点评: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鼓励其他同学继续努力。

五、作业布置:

- 完成练习册第12页的加减法练习题。

- 尝试用竖式计算:34 + 28 = ?;67 - 39 = ?

六、板书设计:

```

27 35

+15 -18

---- ----

42 17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结合动手操作和练习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进位和退位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