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及rdquo及原文、赏析)】“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是杜甫在远游之时对友人李白的深切思念与关切之情的表达。这句诗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原文如下: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首诗是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当时他得知李白被流放夜郎的消息,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寄托哀思。诗中既有对友人处境的担忧,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叹,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凉风起天末”,开篇便以秋风起于天边之景,营造出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天末”一词,既指遥远的天边,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而“君子意如何”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内心想法的关心,体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接下来的两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思念的愁绪。鸿雁常被古人用来传递书信,但此时却迟迟未至,暗示着消息难通、音讯全无的无奈。而“江湖秋水多”则描绘出秋天江河浩渺、波涛汹涌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命运的无常。
后两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则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才华横溢之人往往不被命运眷顾,反而容易遭遇坎坷;而那些阴险狡诈之人却常常得势。这种对比反映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正义的呼唤。
最后两句“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李白或许正在与屈原的冤魂对话,借此表达对李白遭遇的同情与惋惜,并借诗寄情,希望李白能读到自己的心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怀人之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情深义重的高尚情怀。
总结来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不仅是诗人对友人李白的思念,更是对人生、命运、友情的深刻思考。它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段动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