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制度(规章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工作,提升行政效能,确保公务活动的有序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制度》。该制度旨在明确接待流程、职责分工、费用管理及监督机制,推动公务接待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各部门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涉及的各类接待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上级机关来访、兄弟单位交流、业务洽谈、会议培训等。凡涉及公务接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接待原则
1. 厉行节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杜绝铺张浪费。
2. 规范程序:所有公务接待必须按照审批流程进行,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安排接待。
3. 公开透明:接待费用应如实记录,定期公示,接受监督。
4. 服务保障:在保证接待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食宿交通,确保接待对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需求。
三、接待审批流程
1. 各部门需提前填写《公务接待申请表》,说明接待事由、时间、地点、人数及预算。
2. 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审批。
3. 审批通过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接待事项,并做好相关记录。
4. 接待结束后,需及时提交《公务接待报销单》,附上发票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费用管理
1. 接待费用实行预算控制,超支部分须经分管领导批准方可报销。
2. 接待标准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得超标接待。
3. 所有接待支出必须符合财务制度,做到票据齐全、手续完备。
4. 接待费用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定期进行审计和检查。
五、监督与责任
1. 办公室负责对公务接待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2. 纪检监察部门对违规接待行为进行查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建立健全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