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零分作文:人之常情】在众多高考作文中,有一篇被阅卷老师打上“零分”的文章,标题是《人之常情》。这篇作文之所以被判定为零分,并非因为语言表达混乱或结构失衡,而是因为它触及了某种“不合时宜”的主题,或者说是以一种过于直白、甚至略显尖锐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
作文开头写道:“人之常情,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纽带。”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在后续内容中逐渐展现出一种不寻常的视角。作者没有像大多数考生那样围绕亲情、友情、爱情展开叙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社会中的冷漠与疏离。他提到:“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理性去衡量一切,而忽略了情感的价值。”
接着,文章引用了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地铁上不让座的乘客、医院里冷漠的医生、街头乞讨者被忽视的眼神……这些细节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作者试图通过这些事例揭示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在这个时代,人之常情似乎正在被逐渐遗忘。
然而,正是这种“不合常规”的表达方式,让这篇作文陷入了争议。有人认为它过于悲观,缺乏正能量;也有人觉得它真实反映了社会现状,值得深思。但无论如何,这篇作文的存在本身,已经引发了一场关于“人之常情”是否还值得被重视的讨论。
在高考作文中,通常要求考生写出积极向上、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而这篇作文的出现,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青年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虽然它最终被判定为零分,但它所引发的讨论却远未结束。
或许,真正有价值的文章,并不在于它是否符合评分标准,而在于它能否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人之常情,不该被遗忘,也不该被忽视。在追求效率与利益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温暖与关怀。
这篇作文虽然没有得到高分,但它所传达的思考,或许比分数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