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师说》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师说》教案,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7 08:17:27

《师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师说》的基本内容和作者韩愈的写作意图。

- 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论述效果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思考“尊师重道”的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古代教育思想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师生观。

-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虚心求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和句式。

- 理解作者关于“师道”与“从师”的观点。

- 难点:

-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比、举例等手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韩愈写此文的社会意义。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文言词语解释,初步了解作者韩愈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是否曾经因为老师的教导而受益良多?”

引导学生思考“师”的重要性,引出课题《师说》。

2. 文本初读(10分钟)

-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与停顿。

- 学生自由朗读,标出不懂的字词。

- 教师讲解部分难词,如“传”、“受”、“耻”、“惑”等。

3. 内容分析(20分钟)

- 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说明从师的必要性。

- 通过对比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的态度,揭示当时社会轻视师道的现象。

-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说明“圣人无常师”,进一步强调从师的重要性。

- 第四段:总结全文,呼吁人们重视师道,端正学习态度。

4. 语言赏析(15分钟)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引用等。

- 分析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 举例说明:“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真正的“师”应具备的职责。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讨论:在现代社会中,“师”是否仍然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尊师重道”的理解。

-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教育制度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异同。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强调“师道”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师说》全文。

- 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师”的理解和看法。

五、板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文本初读

3. 内容分析

4. 语言赏析

5. 拓展延伸

6. 小结与作业

四、教学反思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师说》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师”的价值与意义,并鼓励他们结合现实进行反思。今后可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