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合格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中的《合格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格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合格率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合格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合格率的意义,掌握合格率的计算方法。
- 难点:正确区分合格率与发芽率、出勤率等类似概念,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物样品(如小零件、种子等)。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内容为工厂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的场景。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合格率吗?为什么工厂要检查产品的合格率呢?”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引出课题《合格率》。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 初步感知合格率
展示一组数据:某工厂生产了100个零件,其中95个合格,5个不合格。
提问:“合格率是多少?怎么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合格率=合格产品数 ÷ 总产品数 × 100%。
2. 小组合作探究
分组完成以下任务:
- 用不同方式表示合格率(分数、小数、百分数)。
- 讨论合格率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 教师总结
合格率是反映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于生产、质检、销售等领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68页“试一试”题目,计算不同情境下的合格率。
2. 拓展提升
出示一道综合题:
“某班有40人参加考试,其中38人合格,求合格率;若该班的优秀率是25%,那么有多少人获得优秀?”
引导学生分步解答,鼓励多种解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合格率的定义是什么?
- 如何计算合格率?
-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合格率?
教师总结:合格率不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是我们生活中判断质量、衡量效率的重要工具。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本第69页“练一练”第1、2题。
2. 调查家中一件商品的合格率,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你了解到的信息。
六、板书设计:
```
合格率
合格率 = 合格产品数 ÷ 总产品数 × 100%
例:100个零件,95个合格 → 95 ÷ 100 × 100% = 95%
```
七、教学反思(课后)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入合格率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训练。今后可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