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不刷牙》幼儿园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熊不刷牙》
二、适用年龄:
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健康生活习惯的兴趣和参与感。
四、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小熊不刷牙》相关画面)。
2. 小熊玩偶或手偶一个。
3. 牙刷模型、牙齿模型各一个。
4. 幼儿每人一张“我爱刷牙”贴纸或画纸。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玩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熊最喜欢吃什么吗?”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说:“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小熊的故事,名字叫《小熊不刷牙》。”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熊不刷牙》的故事:
小熊非常喜欢吃糖果,但是它从不刷牙。慢慢地,它的牙齿变黑了,还长出了蛀牙。小熊很疼,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每天刷牙,牙齿变得又白又健康。小熊终于明白,刷牙是非常重要的。
3. 提问互动(5分钟)
- “小熊为什么牙齿会疼?”
- “小熊后来是怎么做的?”
- “你们有没有像小熊一样不刷牙?”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4. 实践操作(7分钟)
教师展示牙刷模型和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边演示边讲解:
“刷牙要上下刷,里外都要刷,早晚都要刷。”
请幼儿轮流使用牙刷模型练习刷牙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
5. 拓展活动(5分钟)
发放“我爱刷牙”画纸,让幼儿画出自己刷牙的样子,并贴上贴纸作为奖励。鼓励他们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也要注意刷牙。
6.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如果不刷牙,牙齿就会生病。我们要每天坚持刷牙,保护我们的牙齿,让自己更健康、更漂亮!”
六、活动延伸建议:
1. 在班级设置“刷牙打卡墙”,鼓励幼儿每天记录刷牙情况。
2. 家园共育,提醒家长配合幼儿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七、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实物操作和绘画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提问和动手实践,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刷牙的重要性,并愿意尝试刷牙行为。后续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健康意识。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AI生成痕迹,注重语言自然流畅,贴近幼儿教育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