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窃履》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疑人窃履》原文:
昔楚人有宿于旅者,夜半,其履亡。遂遍索于室中,不获。乃谓其妻曰:“吾履亡矣。”妻曰:“安知非汝自失之?”夫曰:“吾履素新,岂可自失?”妻曰:“然则,必他人窃之。”于是,举家索之,终不得。
后数日,其邻人有病,因往视之,见其履在床下。归而告其妻曰:“吾履在邻人床下。”妻曰:“此必盗也。”夫曰:“彼何以得吾履?吾未尝与之言。”妻曰:“今虽未与之言,或有私交。”夫曰:“吾不信。”遂不复问。
后其履果为邻人所盗。其妻悔曰:“吾初不信,今乃知其为盗也。”
《疑人窃履》译文:
从前有个楚国人住在旅馆里,半夜时发现自己的鞋子不见了。他便在房间里四处寻找,但没有找到。于是他对妻子说:“我的鞋子不见了。”妻子说:“你怎么知道不是你自己弄丢的呢?”丈夫说:“我的鞋子是新的,怎么可能自己弄丢?”妻子说:“那么一定是别人偷走了。”于是全家一起到处找,还是没找到。
几天后,他的邻居生病了,他去探望,发现邻居床下有一双鞋子。回去后告诉妻子说:“我的鞋子在邻居床下。”妻子说:“这一定是偷的。”丈夫说:“他怎么会有我的鞋子?我从来没有和他说过话。”妻子说:“现在虽然没说过话,可能有私下交往。”丈夫说:“我不相信。”于是不再追问。
后来,他的鞋子果然被邻居偷走了。妻子后悔地说:“我一开始不相信,现在才知道他是小偷。”
阅读理解题:
1. 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A. 爱情
B. 偷窃
C. 家庭矛盾
D. 旅行经历
答案:B
2. 文中“疑人窃履”中的“疑”是什么意思?
A. 怀疑
B. 疑问
C. 疑惑
D. 疑难
答案:A
3. 丈夫为什么一开始不相信妻子的说法?
A. 因为他太懒
B. 因为他认为鞋子不可能自己丢失
C. 因为他不喜欢妻子
D. 因为他怕惹麻烦
答案:B
4. 最后结果如何?
A. 鞋子被找回
B. 鞋子被朋友还回来
C. 鞋子被邻居偷走
D. 鞋子一直找不到
答案:C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A. 要相信别人
B. 不要轻易怀疑别人
C. 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D. 要警惕身边的人
答案:D
总结:
《疑人窃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事件,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容易产生怀疑的心理。文章提醒我们,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应随意怀疑他人,否则可能会错怪好人;但同时也警示我们,不能对可疑行为完全忽视,应保持一定的警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