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建筑材料》章节形考作业附答案】在建筑工程的学习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材料的种类、性能和用途,还关系到工程设计、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安全等关键问题。2017年,《建筑材料》课程的章节形考作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本作业涵盖了教材中的多个重要章节,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与砂浆、建筑钢材、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每一章节都设置了相应的思考题与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部分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
1. 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分钟。
A. 30
B. 45
C. 60
D. 90
答案:B
2. 下列材料中,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
A. 普通硅酸盐水泥
B. 石灰
C. 硫铝酸盐水泥
D. 粉煤灰水泥
答案:B
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其( )确定的。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 抗剪强度
D. 抗弯强度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石灰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途及其优缺点。
答: 石灰主要用于制作石灰砂浆、石灰土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结性。优点包括成本低、易加工、环保;缺点是强度较低、耐水性差,不宜用于潮湿环境。
2. 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易于搅拌、运输、浇筑和密实的综合性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骨料级配、外加剂种类及用量等。
三、论述题
试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的原理及其意义。
答: 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是因为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同时它们的线膨胀系数相近,在温度变化时不易产生较大的应力差。钢筋主要承受拉力,而混凝土则主要承受压力,二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延性,广泛应用于桥梁、房屋建筑等各类工程中。
通过完成2017年《建筑材料》章节形考作业,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点,还能增强对建筑材料性能、选用原则及施工要求的理解,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