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保护耳朵》课件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耳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保护耳朵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3. 培养幼儿爱护身体、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耳朵结构图、听觉小实验等)
2. 耳朵模型或图片
3. 音乐播放器、音量调节设备
4. 有关耳朵保护的小故事或动画片段
5. 活动操作材料(如纸杯电话、小喇叭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听一听,猜一猜
教师播放不同声音(如鸟叫、雷声、风声等),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倾听,并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提问:“我们是靠什么来听到这些声音的?”引出主题“耳朵”。
2. 认识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耳朵的结构图,讲解外耳、中耳、内耳的作用。
教师可借助耳朵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让幼儿观察并触摸模型,增强感知。
3. 听觉小游戏:声音的大小对比
教师播放不同音量的声音(如轻声说话、大声喊叫),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声音强度,讨论耳朵对声音的敏感性。
4. 保护耳朵小知识
教师通过故事或动画讲解如何保护耳朵:
- 不要将异物塞入耳朵
- 避免长时间戴耳机或音量过大
- 遇到噪音时要捂住耳朵或远离
- 听到响亮的声音时要张开嘴巴
5. 实践操作:制作简易纸杯电话
幼儿分组合作,利用两个纸杯和一根线制作简易电话,体验声音的传播方式,进一步理解耳朵在听觉中的作用。
6. 情景模拟:我来当医生
设置情景游戏,让幼儿扮演“小医生”,帮助“耳朵生病”的小朋友找出原因,并提出保护建议。
7. 总结与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保护耳朵的方法。
布置小任务:观察家中有哪些可能伤害耳朵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四、活动评价:
1. 幼儿是否能够说出耳朵的主要功能。
2. 是否掌握基本的护耳方法。
3. 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
五、活动延伸:
1. 在区域角投放有关耳朵的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 开展“耳朵保护”主题墙饰,展示幼儿作品和护耳知识。
3. 家园共育:通过家园联系册或微信群向家长宣传护耳知识,共同关注幼儿健康。
六、注意事项:
- 教学过程中注意控制音量,避免对幼儿听力造成影响。
- 操作材料要安全、卫生,避免幼儿误吞或受伤。
-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本教案旨在通过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活动形式,帮助中班幼儿建立科学的护耳意识,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