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原文赏析及翻译】《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经典作品,以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著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人生、历史以及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
一、原文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二、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登上宣城(今安徽宣州)的谢朓北楼时所见的秋日景象。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秋日画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谢朓的怀念之情。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傍晚时分,站在高楼上远眺,江城宛如一幅画卷,山峦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条河流如同镜子般清澈,两座桥梁倒映水中,仿佛彩虹一般美丽。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远处村落中点缀着寒冷的橘树与柚子树,秋意渐浓,梧桐叶已染上斑驳的色彩。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在这高楼之上,谁还能像我一样,在秋风中思念那位古代的贤者——谢朓呢?
三、艺术特色
1. 画面感强:诗中每一句都像是精心绘制的画面,既有远景也有近景,层次分明,富有空间感。
2.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古人的追思,情感真挚动人。
3. 语言简练:全诗用词精炼,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传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四、翻译与解读
译文:
江城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在傍晚时分遥望晴朗的天空。
两条清澈的河流环绕着城市,两座桥倒映在水中,宛如彩虹般绚丽。
远处的人家隐现在寒冷的橘树与柚子林中,秋色已经让梧桐树变得苍老。
有谁还记得在这北楼上,独自面对秋风,怀念谢朓先生呢?
解读:
这首诗不仅仅是写景,更是一种心灵的独白。李白在秋日登高,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他借景抒情,通过对谢朓的怀念,表达自己对理想、才华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五、结语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它不仅是李白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他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情回望。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