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高级财务会计》考试试题五附答案】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作为重要的成人教育平台,为众多在职人员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其中,《高级财务会计》作为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涉及复杂的会计理论,还与实际企业财务管理密切相关。为了帮助广大学员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一份《高级财务会计》考试试题五的整理与参考答案,供学习和复习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不属于合并报表编制范围的是( )
A. 母公司直接控制的子公司
B. 母公司间接控制的子公司
C. 母公司持股比例不足50%但能实施控制的子公司
D. 母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0%但无实际控制权的子公司
答案:D
2.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项目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是( )
A.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B. 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应收账款
C.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收入
D.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固定资产购置
答案:C
3. 企业在进行外币业务核算时,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
A. 单项记账法
B. 复式记账法
C. 汇率变动调整法
D. 现行汇率法
答案:B
4. 合并利润表中的“少数股东损益”反映的是( )
A. 母公司自身的净利润
B. 子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
C.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利润
D. 合并后整体的净利润
答案:B
5.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确认的商誉是( )
A. 购买成本减去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B.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减去购买成本
C. 购买成本加上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D. 购买成本与被购买方账面价值的差额
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及其基本步骤。
答:
合并报表的编制遵循“控制原则”,即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控制权时,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编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合并范围;调整和抵销内部交易;统一会计政策;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等。
2. 什么是外币折算?其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外币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表示的交易或资产、负债按照一定的汇率转换为本币的过程。主要方法包括: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以及时态法。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A公司于2023年1月1日以200万元的价格购入B公司60%的股权,B公司当期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万元。假设B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80万元,且未分配利润。请计算A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及少数股东权益。
解:
商誉 = 购买成本 -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持股比例
= 200万 - 300万 × 60% = 200万 - 180万 = 20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 =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 300万 × 40% = 120万元
答: 商誉为2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为120万元。
2. C公司与D公司均为独立法人,C公司持有D公司70%的股份。2023年度,C公司向D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售价为100万元,成本为60万元。D公司尚未对外出售。请计算合并报表中应抵销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
解:
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 售价 - 成本 = 100万 - 60万 = 40万元
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应抵销销售收入100万元,销售成本60万元,同时减少存货40万元。
答: 应抵销销售收入100万元,销售成本60万元。
四、论述题(20分)
试论述企业合并中“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合并的差异及其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答: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双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通常不产生商誉,而是按账面价值进行合并。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则视为购买行为,需确认商誉,并按公允价值调整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两者在合并报表的编制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商誉确认、资产估值和盈利预测等方面。
以上内容为根据《高级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点整理的考试试题五及参考答案,旨在帮助学员系统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建议考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练习,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