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ldquo及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在唐代众多诗人中,刘长卿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往往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寄托内心的情思与人生的感慨。其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便是这样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诗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时分的山间景象。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远处的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愈发朦胧遥远;天气寒冷,白屋(即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冷孤寂。诗人用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荒凉而静谧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片白雪覆盖的山林之中。
这首诗虽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刘长卿在旅途中遇到大雪,不得不借宿于芙蓉山的一户人家。诗中没有直接描写住宿的过程,也没有过多渲染自己的处境,而是通过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感慨。他或许是在感叹世事无常,亦或是在表达对朴实生活的向往。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是全诗的结尾,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句。在这寒冷的夜晚,远处传来狗叫声,似乎有人在风雪中归来。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描写,更像是一种象征——无论路途多么艰难,总有人在等待,总有一盏灯为你点亮。这种温暖而含蓄的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刘长卿的诗风一向以含蓄、淡泊见长,而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刻意营造强烈的感情冲突,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内敛的情感。这种写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意的美,也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总的来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温情的小诗。它让我们在欣赏古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正如那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虽然外面风雪交加,但只要心中有光,便不惧前路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