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课文原文及知】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课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载体,更是学生理解世界、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是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哲理的文章,通过一个孩子对“天窗”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好奇和对生活的感悟。
一、课文原文
《天窗》
老屋的玻璃窗很小,但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每当夜幕降临,屋子里就变得黑漆漆的,只有那扇小窗户透进一点光亮。这扇小窗户,就是我们家的“天窗”。
孩子们常常坐在屋里,望着那扇小窗发呆。他们觉得,窗外的世界比屋子里要大得多。有时候,他们会想象,那扇小窗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透过它,能看到星星、月亮、云朵,甚至还能看到远处的山和树。
有一次,我躺在床铺上,看着窗外的天空。忽然,一只飞蛾从窗外飞进来,停在了墙上。我好奇地问:“它是怎么进来的?”父亲笑着说:“那是它自己找来的,它也想看看我们的屋子。”那一刻,我觉得,这扇小窗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通道,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我们的生活。
后来,我明白了,虽然这扇小窗很小,但它却能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它不仅照亮了屋子,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二、课文知识点梳理
1.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为我国著名作家,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童年时期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2.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描写“天窗”这一意象,表达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同时也传达出“小小的窗口也能带来无限的想象与希望”的深刻寓意。
3. 写作手法
- 比喻:将“天窗”比作“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 拟人:如“飞蛾自己找来的”,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行为,使文章更具趣味性。
- 象征:天窗象征着希望、自由和探索精神。
4. 重点词语解释
- 黑漆漆:形容非常黑暗。
- 发呆:指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情。
- 遐想: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 启迪:启发、开导。
5. 阅读理解题示例
- 为什么说“天窗”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答:因为通过这扇小窗,孩子们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更大的天地。
- 你从文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答:文章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教学建议
对于教师而言,在讲解《天窗》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讨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窗”带来的感受。同时,可以通过朗读、仿写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掌握字词和句式,更要学会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延伸拓展
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类似题材的散文,如《城南旧事》《童年》等,进一步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童年世界,拓宽阅读视野。
结语
《天窗》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扇通向心灵深处的窗户。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像文中的孩子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有限中追求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