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记录】来访者姓名:李女士
性别:女
年龄:34岁
咨询时间:2025年4月5日
咨询师:张老师
一、本次咨询背景
李女士因近期情绪波动较大,睡眠质量下降,与家人关系紧张,主动预约了心理咨询。她表示自己在工作中感到压力重重,同时家庭生活中也存在诸多矛盾,尤其是与丈夫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内心焦虑和无力感增强。
二、主要问题陈述
李女士提到,最近几个月工作上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导致身体疲惫,精神状态也不稳定。她认为自己在职场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自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此外,她与丈夫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两人之间似乎“越来越陌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彼此都感到委屈。
她还提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变得模糊,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目前的工作,或者考虑换一个环境。这种不确定性让她感到非常不安。
三、心理评估与分析
通过初步的访谈和心理量表评估,发现李女士的情绪状态属于轻度抑郁倾向,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她的自我评价较低,缺乏安全感,容易陷入负面思维循环。同时,她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的回避倾向,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倾向于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
从家庭系统来看,李女士的家庭支持系统较为薄弱,夫妻间的沟通模式以“冷战”为主,缺乏有效的情感表达与理解。这进一步加剧了她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四、咨询目标
1. 帮助李女士识别并调整自身的负面思维模式。
2. 改善与丈夫之间的沟通方式,重建情感连接。
3. 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4. 探索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增强生活的掌控感。
五、咨询过程
在本次咨询中,我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基本技术,引导李女士回顾近期的一些具体事件,并帮助她识别其中的自动思维。例如,当她想到“我是不是不够好”的时候,我会问她:“你有没有证据支持这个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她逐渐意识到这些想法并不完全符合现实。
同时,我也鼓励她尝试与丈夫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或逃避。她表示愿意尝试,并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安排一次沟通。
六、后续建议
1. 建议李女士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正念呼吸练习,以缓解焦虑情绪。
2. 鼓励她记录每日的情绪变化和触发事件,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
3. 在下次咨询中,将重点放在改善夫妻关系和探索职业方向上。
4. 如有需要,可考虑加入支持小组或进行更深入的心理治疗。
七、总结
本次咨询中,李女士表现出较强的求助意愿和改变的动力。虽然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她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的咨询将围绕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互动、提升自我认同以及增强生活满意度展开。希望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谈中,能够看到她更多的成长与转变。
咨询师签名:张老师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