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基础习题练习:(33.期末复习---三角形)】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贯穿于整个几何部分,而且在后续的几何证明、图形变换以及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下面将围绕“三角形”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的复习与练习。
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它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根据边长和角度的不同,三角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按边分类:
-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
- 按角分类:
-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小于90°)。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于90°)。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大于90°但小于180°)。
二、三角形的重要性质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2. 三角形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这是其在建筑和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三、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
1. 全等三角形:如果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则它们是全等的。常见的判定方法包括:
- SSS(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
- SAS(边角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 ASA(角边角):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
- AAS(角角边):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2. 相似三角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则它们是相似的。相似三角形常用于解决比例问题和测量高度等实际问题。
四、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50°、6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第三个角 = 180° - 50° - 60° = 70°。
例题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解:由于等腰三角形有两个相等的角,且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若100°是顶角,则底角为(180° - 100°) ÷ 2 = 40°;若100°是底角,则另一个底角也为100°,此时顶角为180° - 100° - 100° = -20°,显然不合理。因此,100°是顶角,另两个角各为40°。
五、练习题精选
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90°,这个三角形属于什么类型?
2. 已知△ABC中,AB=AC=5cm,BC=6cm,求这个三角形的高。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三角形的外角一定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
-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 在△ABC中,∠A = 50°,∠B = 60°,求∠C的度数,并判断该三角形的类型。
六、总结
通过本节的复习,我们系统地回顾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的判定与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课本知识,多做练习题,提高自己在三角形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提示: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同学们注重画图辅助理解,同时积累一些常见的三角形模型和解题技巧,这样在面对复杂题目时会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