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8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8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00:32:27

8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随着学期的临近结束,八年级的学生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语文期末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下面将提供一份模拟的“8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旨在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奇幻莫测

B. 走投无路

C. 惊慌失错

D. 精兵减政

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A. 李白

B. 张若虚

C. 白居易

D. 杜甫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B. 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素质。

C. 这次考试成绩很好,是因为我认真复习了。

D.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这次郊游。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是哪种用法?

A. 动词

B. 形容词

C. 名词

D. 副词

5. 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A. 《背影》——朱自清

B. 《岳阳楼记》——范仲淹

C. 《出师表》——诸葛亮

D. 《桃花源记》——陶渊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论语》是记录________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________的《过零丁洋》。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

4.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写的是________的爱情故事。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________的《游山西村》。

6.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________的《岳阳楼记》。

8.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李白的《________》。

9.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________》。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2分)

2. 文中“衔远山,吞长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3. “迁客骚人”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在此地的感受如何?(3分)

4.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4分)

5. 请写出你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的理解。(4分)

6.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

-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 字数不少于600字。

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B

4. A

5. D

二、填空题

1. 孔子及其弟子

2. 文天祥

3. 岳阳楼记

4. 男女

5. 陆游

6. 施耐庵

7. 范仲淹

8. 望天门山

9. 饮湖上初晴后雨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阅读理解

1. 《岳阳楼记》;范仲淹

2.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与壮丽。

3. 被贬的官员和文人;他们的感受因景而异。

4. 通过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引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5. 表达了作者对不同人面对同一景色时会有不同感受的感慨。

6. 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以及迁客骚人在其间的不同情感体验。

四、作文(略)

结语:

语文不仅是考试的一部分,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复习中找到乐趣,在考试中发挥出色。祝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