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x】随着学期的结束,八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本学期的语文期末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本文提供一份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内容涵盖教材重点、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核心知识点,适合学生自查与教师参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ù)
B. 倔强(jiàng)
C. 玷污(diàn)
D. 褪色(tuì)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C. 阅读经典作品,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提高我们的修养。
D. 他今天心情特别好,看起来神采飞扬。
3.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节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 文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 作者描写花的颜色时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3. 结合全文,说说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 俨然:_________
- 交通:_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 作者描绘桃花源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
题目: 请以“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情感真挚。
五、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C
2. B
3. A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1. 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万物争艳的景象,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2. 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比喻,分别形容不同颜色的花朵,使描写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画面感。
3.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三、古诗文阅读
1. 俨然:整齐的样子;交通:交错相通。
2. 其中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外面的人一样。
3. 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四、作文(略,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评分)
结语:
本次试卷紧扣教材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查漏补缺,迎接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