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06:40:55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探讨信息如何在不同媒介和渠道中被传递、接收与理解。传播学不仅关注信息本身,还涉及传播者、受众、媒介以及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

二、传播的类型

1. 人际传播:指个体之间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如面对面交谈、电话沟通等。

2. 群体传播:指在小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通常发生在组织、团队或小组内部,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目的性。

3. 大众传播:指通过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具有广泛性和单向性。

4. 组织传播:指在组织内部或组织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方式。

三、传播模型

1. 香农-韦弗模型:这是最早的传播模型之一,强调了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线性过程,包括编码、传输、解码等环节。

2.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型:该模型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双向互动,认为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还包括反馈和意义的建构。

3. 赖利夫妇模型:从社会系统角度出发,分析传播行为如何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四、传播理论

1. 议程设置理论: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认为媒体不仅告诉人们“想什么”,还影响人们“怎么想”。

2. 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体内容以满足自身需求。

3.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体在表达意见时会受到周围舆论的影响,倾向于选择与主流观点一致的意见。

4. 框架理论:指出人们通过特定的“框架”来理解和解释信息,框架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和反应。

五、传播媒介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媒介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演变:

1. 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具有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

2. 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六、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后对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根据研究,传播效果可以分为:

1. 短期效果:如信息的知晓度和记忆度。

2. 中期效果:如态度的改变和情感的激发。

3. 长期效果:如行为的改变和社会观念的转变。

七、传播伦理与社会责任

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确保信息的真实、客观和公正。同时,媒体也应承担社会责任,避免传播虚假信息、煽动性言论或歧视性内容。

八、总结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与影响。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理性地看待信息,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复习《传播学概论》相关知识点,适用于考试准备或课程学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