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考核制度范文】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村干部管理,提高村级事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村干部考核制度。
一、考核目的
通过科学、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全面了解村干部在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等方面的实际表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考核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本村村委会全体成员,包括村主任、副主任及村“两委”其他委员。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
三、考核内容
1. 思想政治表现:是否坚定理想信念,遵守党纪国法,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2. 工作实绩:是否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3. 群众满意度: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群众对村干部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4. 廉洁自律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廉洁纪律行为,是否做到清正廉洁、公私分明,自觉接受监督。
5. 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否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否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
四、考核方式
1. 日常考核:由乡镇党委、政府牵头,定期对村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记录日常表现。
2. 年终考核:每年年底组织一次集中考核,采取述职评议、民主测评、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3. 群众评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考核结果运用
1.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2. 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优先推荐评优评先、提拔使用。
3. 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村干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或调整岗位处理。
六、考核组织与监督
1. 由乡镇党委统一领导,成立村干部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2. 考核过程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客观、有效。
3. 对于考核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解释和修订。各村可根据本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结语:
村干部是农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通过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不仅能够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有助于构建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群众信赖的村级干部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