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屈原《九歌(middot及国殇》原文赏析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屈原《九歌(middot及国殇》原文赏析及译文),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16:38:11

屈原《九歌(middot及国殇》原文赏析及译文)】《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一篇祭祀诗,收录于《楚辞·九歌》之中。这首诗以悲壮激昂的笔调,赞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英灵,表达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它不仅是屈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少见的英雄主义作品。

一、原文

>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 雷击电照兮神怒,虏骑奔兮士卒忙。

> 离散不复兮君王失,身死国亡兮忠魂长。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二、赏析

《九歌·国殇》虽篇幅不长,却气势恢宏,情感深沉。全诗通过描绘一场激烈的战斗场景,展现了楚国将士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与悲壮牺牲。诗中“操吴戈兮被犀甲”一句,便勾勒出战士们披坚执锐、奋勇杀敌的形象;“矢交坠兮士争先”则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激烈与将士们的奋不顾身。

诗中还出现了“雷击电照兮神怒”、“虏骑奔兮士卒忙”等描写自然现象与战场混乱的句子,增强了战争场面的震撼力和悲剧色彩。而“身死国亡兮忠魂长”一句,则是对牺牲将士的高度赞美,表现出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

最后两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更是全诗的高潮,不仅表达了对将士英勇精神的礼赞,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三、译文

手持吴地的戈矛,身穿犀牛皮的铠甲,战车交错相撞,短兵相接,激烈搏杀。

旌旗遮天蔽日,敌人如乌云般涌来,箭矢纷纷落下,将士们奋勇争先。

敌军冲入我军阵地,冲乱我的行列,左边的战马倒下,右边的战士受伤。

雷鸣电闪,神灵愤怒,敌军骑兵奔腾而来,士兵们慌乱不堪。

战败后队伍溃散,君王失去依靠,身死国亡,忠魂永存。

他们确实勇敢且威武,始终坚强不屈,不可侵犯。

即使身体已死,精神仍显灵光,魂魄坚定,成为鬼中的英雄!

四、结语

《九歌·国殇》不仅是一首战歌,更是一曲英雄的挽歌。它凝聚了屈原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对民族精神的崇高礼赞。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心潮澎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