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所有古诗(2020年春使用)】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首经典古诗,这些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以下便是该教材中所包含的所有古诗内容,供学生复习、教师备课参考。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作者:范成大(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繁忙与和谐,表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同时也展现了孩子们天真可爱、模仿大人劳作的情景。
2.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宋)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声泠泠,
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孩玩冰的情景,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表达了儿童纯真的快乐与对自然的热爱。
3. 《村晚》
作者:雷震(宋)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斜晖。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图景,通过“草”、“水”、“山”、“落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游子吟》
作者: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表达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的名篇,语言质朴却感人至深,是小学生学习感恩教育的重要文本。
5.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尤其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因其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而广为传诵。
6. 《乞巧》
作者: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7. 《嫦娥》
作者: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寂寞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8. 《墨梅》
作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华、坚守高洁品格的精神,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9. 《竹石》
作者: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10. 《石灰吟》
作者: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具有强烈的道德教育意义。
以上就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所有古诗内容。这些诗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注释和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做到“读诗、悟诗、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