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让我住的那个地方教我作业】那天,我第一次听说“班长让我住的那个地方”这个说法时,还以为是同学在开玩笑。可后来才知道,那不是玩笑,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一个由班长组织、同学们自发形成的“学习互助点”。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那年刚升入初中,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尤其是几何部分,总是搞不懂那些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一次考试,我甚至因为一道题没做出来,被老师点名批评了。那一刻,我感到特别尴尬,也特别无助。
就在这时,班长小林主动找上了我。他没有说太多鼓励的话,只是简单地说:“你要是愿意,我可以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有人能帮你。”
我半信半疑地跟着他走,没想到,那个“地方”竟然是我们班的一个秘密据点——一间闲置的教室,平时没人用,但每周三和周六晚上都会有人来。说是“教室”,其实更像是一个小型自习室,墙上贴着一些解题思路,桌上摆满了各种练习册和笔记。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那个“地方”的常客。班长安排了几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轮流值班,他们不仅帮我讲解题目,还会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比如,数学课代表小张教我怎么画辅助线,语文课代表小李带我分析文章结构,就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小王,也会在我遇到难题时默默递上一张草稿纸。
慢慢地,我的成绩开始提升,不再是那个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提问的“问题学生”。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地方”里找到了归属感。大家不是以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而是以努力和态度来认可彼此。
有人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自习室;也有人说,这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但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扇门,一扇让我走出迷茫、走向自信的门。
现在,每当我回想起那段日子,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意。班长没有刻意去帮助我,但他用行动告诉我:真正的成长,不只是靠自己,还有身边人的支持与陪伴。
所以,如果你也正处在低谷,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那么一个“地方”,能让你重新站起来?也许,它就在你身边,只是你还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