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晏子春秋《谏上》原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晏子春秋《谏上》原文,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6:31:02

晏子春秋《谏上》原文】《晏子春秋》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字仲,谥号“成”)的言行记录,由后人整理编纂而成。全书共八篇,分为《内篇》与《外篇》,内容多为晏子与齐王、大臣之间的对话及治国之策,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深度。

其中,《谏上》一篇,主要记载了晏子对齐景公进谏的内容,体现了他以民为本、注重节俭、强调礼义的政治理念。以下为《谏上》部分原文的整理与解读: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欲从其欲,而使民不劳,可乎?”

晏子对曰:“不可。夫民,君之本也。若君欲从其欲而不顾民力,是弃本也。夫民劳则怨,怨则乱,乱则亡。故君子务修其德,以安其民。”

景公曰:“然则何以安民?”

晏子曰:“节俭以养民,仁爱以抚民,信义以待民。如此,则民安而国强矣。”

景公曰:“善。”

译文:

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让百姓不劳累,可以做到吗?”

晏子回答说:“不可以。百姓是君主的根本。如果君主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考虑百姓的力量,就是抛弃了根本。百姓劳累就会产生怨恨,怨恨多了就会引发动乱,动乱就可能导致国家灭亡。所以君子应致力于修养自身的品德,以安定百姓。”

齐景公问:“那么怎样才能安定百姓呢?”

晏子说:“应当节制用度来养育百姓,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以诚信和道义对待百姓。这样,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也会变得强大。”

齐景公说:“你说得对。”

解析:

《谏上》一章,通过晏子与齐景公的对话,表达了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晏子认为,君主不应只追求个人享乐,而应以百姓的福祉为重。他提出“节俭、仁爱、信义”三者并重,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此外,文中还体现出晏子善于言辞、懂得进谏的艺术。他没有直接否定齐景公的想法,而是先肯定其意图,再通过逻辑推理指出其中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充分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慧与风范。

结语:

《晏子春秋·谏上》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晏子谏言的阅读与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