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我们受特殊保护》课件1】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法律意识启蒙的关键时期。而《我们受特殊保护》这一课,正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权利、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重要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合法权益;二是理解国家和社会如何通过法律来保障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三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是特殊保护”、“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这些保护”。例如,通过讲述一些真实或虚构的儿童权益被侵害的事件,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此外,课程内容还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基本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法律意识。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年龄阶段的法律保护措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校园欺凌、网络诈骗、家庭暴力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是法官,我会怎么处理这样的案件?”“如果我是家长,我应该怎么做?”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我们受特殊保护》这节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对他们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培养。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权利,也更愿意为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