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读后感范文】《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与对朝廷的忠诚。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封请求暂缓赴任的奏书,更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孝道宣言。读完《陈情表》,我深深感受到古人对亲情的重视,也对李密那份忠孝两全的情怀肃然起敬。
文章开篇便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开头,道出了自己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祖母抚养的艰难身世。这种自述并非为了博取同情,而是为了让皇帝明白自己为何不能立刻赴任。李密没有一味地诉苦,而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义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
在表达对祖母的孝心时,李密用了大量细腻的描写:“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些文字朴实无华,却令人动容。他不仅表达了对祖母的依赖,更体现出一种责任与担当。他深知,若离开祖母,不仅违背人伦,也会让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
同时,李密也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臣不胜犬马之力,不能废而远游。”这句话既是对皇帝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处境的坦诚。他并没有因为个人情感而忽视国家的需要,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出自己无法立即应召的原因。
读完这篇《陈情表》,我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李密在面对个人与国家、亲情与职责之间的矛盾时,选择了以柔克刚的方式化解难题。他的孝心与忠心并存,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孝”与“忠”的完美结合。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像李密那样向皇帝上书,但《陈情表》所传达的情感与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不要忘记家庭的责任;在履行义务时,也要保持一颗感恩与敬畏之心。
总之,《陈情表》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古文作品,更是一份充满人性光辉的情感之作。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孝道不是表面的奉养,而是内心的牵挂与行动的担当。这篇文章让我重新思考了亲情与责任的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