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桃树】在村东头的田埂边,有一棵桃树。它不靠路边,也不在人家院落里,就那么孤零零地站着,像是被遗忘的老者,却也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
这棵树是爷爷年轻时种下的。那时候他刚娶了奶奶,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但爷爷还是用一包种子,在那块荒地上种下了一棵桃树。他说:“等这树长大了,咱们就能吃到果子,也能卖点钱。”
后来,树真的长高了,枝叶繁茂,每年春天都会开出一片粉红的花,像云霞一样飘在空中。夏天,树上结出一个个青涩的小果子,等到秋天,便成了红彤彤的桃子,甜中带香,让人垂涎欲滴。
村里人常来摘果子,有的孩子还爬上树去,摘了果子就跑,留下满地的果壳和树枝的痕迹。爷爷从不生气,只是笑着说:“树是活的,它愿意给人家吃,就是它的福气。”
可后来,村里人渐渐搬走了,土地也被征用了。那棵桃树成了唯一剩下的“老物件”。它没有被砍掉,也没有被移走,仿佛成了这片土地最后的记忆。
如今,我偶尔也会去那里坐一坐。坐在树下,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仿佛能听到爷爷当年种树时的笑声。树皮已经变得粗糙,枝干也有些弯曲,但它依然挺立着,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守护着这片曾经属于他的土地。
一棵桃树,不只是树,更是一个故事,一段回忆,一种坚持。它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即使被人遗忘,也依然会在某个角落,静静地生长,等待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