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20210323082708】引发关注。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施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重知识、轻品德”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了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学校决定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目标
项目 | 内容 |
总体目标 | 构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
具体目标 | 1. 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 2.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与自主发展能力 3.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
三、实施原则
原则 | 内容 |
全员参与 | 所有任课教师均需担任育人导师,形成育人合力 |
因材施教 |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制定个性化育人方案 |
过程导向 | 注重育人过程,强调持续关注与动态调整 |
家校协同 |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
四、实施步骤
阶段 | 时间 | 主要内容 |
宣传发动 | 第1周 | 召开全校动员会,明确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培训 |
结对安排 | 第2周 | 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与学生成对关系 |
制定计划 | 第3周 | 导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个性化育人计划,提交年级组审核 |
实施推进 | 第4—16周 | 导师定期开展谈心、家访、学业辅导等活动,记录育人过程 |
总结评估 | 第17—18周 | 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总结经验,优化机制 |
五、导师职责
职责 | 内容 |
思想引导 | 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学习指导 | 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学习兴趣与效率 |
心理疏导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 |
生活辅导 | 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与自理能力 |
六、保障措施
措施 | 内容 |
组织保障 | 成立由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实施工作 |
制度保障 | 制定《导师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配套文件 |
激励机制 | 将导师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设立“优秀导师”评选 |
培训支持 | 定期组织导师培训,提升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
七、预期成效
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学校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育人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确保该项制度落地见效,真正实现“一个学生,一名导师,一份关爱”的育人目标。
以上就是【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20210323082708】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