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条约怎么读】“瑷珲条约”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了解其正确读音和基本内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段历史。以下是对“瑷珲条约怎么读”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
“瑷珲条约”全称为《中俄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条约》。该条约签订于1858年5月28日,是沙俄与清朝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中,清朝被迫割让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沙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在发音方面,“瑷珲”是地名,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黑河市附近。因此,“瑷珲条约”的正确读音为:ài huī tiē yu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瑷珲条约 |
英文名称 | Treaty of Aigun |
正确读音 | ài huī tiē yuē(注:“瑷”读作“ài”,“珲”读作“huī”,“条约”读作“tiē yuē”) |
签订时间 | 1858年5月28日 |
签订双方 | 清朝与沙俄 |
签订地点 | 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 |
主要内容 | 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给沙俄 |
历史影响 | 中国失去大量领土,加剧了列强对华侵略 |
地理位置 | 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现为黑龙江省黑河市一带 |
三、结语
“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软弱与列强的侵略。了解其正确读音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段历史,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以上就是【瑷珲条约怎么读】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