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的意思耻的解释耻的拼音耻的笔顺】在汉语中,“耻”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本文将从“耻”的意思、解释、拼音以及笔顺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和理解。
一、
“耻”字在汉语中主要表示一种负面的情感或行为状态,常与羞愧、羞辱、不光彩等概念相关。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内心感受,也常用于表达对某种行为的道德评判。在日常生活中,“耻”常出现在成语、俗语或文学作品中,如“知耻后勇”、“无耻之徒”等。
在书写方面,“耻”字为左右结构,共有13画,书写时需注意笔顺的规范性,以保证字形美观、符合书法要求。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耻 |
拼音 | chǐ |
部首 | 耳(左) |
总笔画 | 13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基本意思 | 羞愧;感到丢脸;不光彩的行为 |
引申义 | 道德上的污点;被侮辱、受屈辱 |
常见用法 | “知耻”、“羞耻”、“无耻”、“耻辱” |
成语举例 | 知耻后勇、死有余耻、以身为耻 |
笔顺 | 1. 横折钩 2. 横 3. 竖 4. 横 5. 竖 6. 横折 7. 横 8. 竖 9. 横 10. 竖 11. 横 12. 竖 13. 横 |
三、补充说明
“耻”字在古代常与“辱”并用,表示因行为不当而受到的道德谴责。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仍保留这一含义,但更多用于表达个人情感或社会评价。例如,“一个人如果不知耻,就很难进步”。
此外,在书法创作中,“耻”字的书写讲究笔画的连贯与节奏感,尤其是左右结构的搭配要协调,避免笔画过于拥挤或松散。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耻”字的含义及其在语言和文化中的作用。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个汉字的用法和书写规范。
以上就是【耻的意思耻的解释耻的拼音耻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