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节选如下: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翻译如下: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以便伺机夺取周朝的政权,怀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雄心,并且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农业和纺织的发展,准备作战的器械;对外采取连横策略,使各诸侯国互相争斗。因此,秦国人毫不费力就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秦国的兴盛与灭亡,揭示了统治者应重视民心向背、政策得失的道理。贾谊强调治国之道在于施行仁政,而非单纯依赖武力。这种思想对于现代治理同样具有借鉴价值,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倾听民众的声音,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