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岑参《暮秋山行》阅读答案

2025-05-19 02:43:02

问题描述:

岑参《暮秋山行》阅读答案,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02:43:02

《暮秋山行》原文

黄叶覆溪桥,荒村古木高。

寒花疏寂历,幽径静萧条。

日暮行人少,风悲渡口潮。

故园今若此,惆怅复相招。

诗意解析

首联:“黄叶覆溪桥,荒村古木高”

首句通过“黄叶”与“溪桥”的结合,描绘出一幅深秋景象。黄叶覆盖的小桥,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荒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冷清氛围。“古木高”中的“高”字,不仅写出了树木的高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古老和沉寂。

颔联:“寒花疏寂历,幽径静萧条”

“寒花”点明时节,寒冷中稀疏开放的花朵更显孤独与寂寥。“疏寂历”用词精妙,既描述了花朵的数量稀少,又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绪。“幽径静萧条”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寂静与荒凉,幽深的小路无人行走,显得格外萧条。

颈联:“日暮行人少,风悲渡口潮”

“日暮行人少”点明时间,黄昏时分行人稀少,增添了一份凄凉。“风悲渡口潮”则通过风声和潮水的声音,增强了环境的悲凉气氛,仿佛自然界也在为这萧瑟的景象叹息。

尾联:“故园今若此,惆怅复相招”

尾联由眼前的景象引发感慨,诗人想到自己的故乡如今也是这般模样,不禁感到惆怅。这里的“惆怅复相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思考题及答案

问: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暮秋山行所见景象的描写,诗人营造了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问:诗中哪些意象最能体现秋天的特点?

答:诗中“黄叶”、“寒花”、“日暮”等意象最能体现秋天的特点。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秋景图,表现出秋天特有的萧瑟与寂静。

问:如何理解“故园今若此,惆怅复相招”中的“惆怅”?

答:这里的“惆怅”包含了诗人对故乡现状的忧虑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诗人看到眼前荒凉的景象,联想到故乡如今可能也是这样,不禁感到深深的失落和忧伤。

总结

岑参的《暮秋山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岑参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华。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歌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