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赵简子游于中山,驰逐野兽间。有一狼当道而立,简子引弓射之,未发。狼前足跪地,哀鸣不已。简子见其可怜,乃止。同行者皆笑曰:“何不杀之?此狼必害人。”简子曰:“吾不忍也。”
归途复遇此狼,已伏草中。忽跃起咬简子之马,致马伤。简子怒甚,遂命从者捕杀之。
翻译:
赵简子在中山游玩时,在田野间追逐野兽。途中遇到一只狼挡在路上,他拉开弓箭准备射杀,但还未发射时,狼突然双膝跪地,不停地哀号求饶。赵简子心生怜悯,便停止了射箭。同行的人见状都嘲笑他说:“为何不杀了它?这只狼日后定会伤害人。”赵简子回答:“我实在不忍心下手。”
返回的路上再次遇见这只狼,它已经躲藏在草丛中。突然间,它跳出来咬伤了赵简子的坐骑。赵简子大怒,命令随行的人将狼捕获并处死。
这篇故事借由赵简子与狼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性。一方面,人们需要同情弱小生命;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那些伪装成无辜者的潜在威胁。希望读者能从中领悟到对待事物应保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