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神奇的探险之旅”这一作文题目的内涵,掌握写一篇以想象为主的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场景和人物活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语言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冒险精神,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掌握描写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的方法,学会用细节描写突出“神奇”的特点。
- 难点:
如何将虚构的情节写得真实可信,如何合理安排故事结构,使文章有起承转合。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范文片段、写作提示卡等。
-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彩色笔(用于画思维导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森林探险的短视频或展示几张神秘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探险”的氛围。
提问:“如果你有一次机会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二)明确主题(5分钟)
出示课题《神奇的探险之旅》,解释“神奇”的含义——可以是奇特的环境、神秘的生物、不可思议的经历等。
引导学生思考:你想去什么地方探险?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
(三)启发思路(10分钟)
1. 头脑风暴:
分组讨论:
- 探险地点:丛林、海底、太空、古墓、雪山……
- 探险人物:自己、朋友、老师、家人、动物伙伴……
- 遇到的困难:迷路、天气变化、野兽、意外事件……
- 解决办法:智慧、勇气、合作、工具、魔法……
2. 教师示范: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探险小故事”,如“我和小狗在山林中迷路,后来靠指南针找到方向”。
引导学生注意:故事要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语言要生动形象。
(四)写作指导(10分钟)
1. 结构指导:
- 开头:介绍时间、地点、人物、出发原因。
- 中间:详细描写探险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有趣的事情等。
- 结尾:总结感受,表达收获或感悟。
2. 语言指导:
- 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 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
- 适当加入对话,增强画面感。
(五)学生写作(20分钟)
布置写作任务:
题目:神奇的探险之旅
要求:
- 字数不少于400字;
- 内容完整,有条理;
- 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作品分享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片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意见。
2. 教师点评: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改进建议。
3. 生生互评:采用“优点+建议”的方式,促进互相学习。
(七)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想象”与“真实”的结合,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布置课后作业:修改作文,补充细节,完善结构。
五、板书设计:
```
神奇的探险之旅
——想象作文指导
1. 选好地点:丛林/海底/雪山……
2. 设定人物:自己/伙伴/动物……
3. 描写过程:困难→解决→发现
4. 表达感受:勇敢、团结、成长……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次作文课通过情境导入、互动讨论、写作指导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神奇的探险”展开合理想象,但在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上仍需加强指导。今后应更多地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