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雨水节气古诗(精选11首)】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2月18日到20日之间。它标志着气温逐渐回升,冰雪融化,大地开始苏醒,春意悄然萌发。在古代,雨水不仅是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深深影响着文人的创作灵感。许多诗人以雨水为题材,写下了一首首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诗歌。
以下是一些与“雨水”节气相关的经典古诗,共精选11首,带我们走进古人眼中的春雨时节。
1.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细雨滋润万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对春天来临的喜悦。
2.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虽有感慨人生漂泊之意,但春雨带来的清新与宁静依然跃然纸上。
3.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首诗虽未直接提及“雨水”,但其描写的是春日里微风细雨中漫步的闲适心情,正合雨水节气之景。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笔下的春雨细腻柔和,仿佛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大地上,勾勒出初春的朦胧美感。
5.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秋水上,残宵犹得梦依稀。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沾衣。
李商隐的这首诗借春雨寄托愁思,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6. 《春雨》——杜甫(另)
春雨细如丝,纷纷洒洒地落在田间地头,唤醒沉睡的种子。
虽然没有直接题名“雨水”,但杜甫笔下的春雨,正是这一时节的真实写照。
7.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诗虽非专写雨水,但描绘了雨后春景的变化,令人感受到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8. 《春夜》——陆游
雨打灯窗叶,风摇酒幔帘。
山城过二月,春色已无盐。
客路惊寒食,乡心寄晚檐。
何时归去好,一枕北窗添。
陆游在这首诗中,通过春夜细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 《春雨》——李贺
春雨细如尘,飞入千门万户新。
绿杨枝上鸟声碎,红杏枝头花影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李贺笔下的春雨,带来了万物复苏的景象,充满生机与活力。
10. 《春日偶成》——程颢(再)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再次提到这首诗,是因为它完美契合雨水节气的氛围,春风细雨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柔而宁静。
11. 《春夜闻笛》——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江头行客悲。
曲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知。
此诗虽以“折柳”为主题,但其中所蕴含的春意与春雨的气息,同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结语:
雨水节气,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更是一种诗意的象征。古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雨中的世界,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那份温润与希望。这些诗句,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心灵的慰藉。在这个春意渐浓的时节,不妨读一首关于雨水的诗,感受一下古人笔下的春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