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从军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为王昌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鲜明的意境,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英勇与思乡之情,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白话翻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住了远处的雪山;
一座孤城远远地望着玉门关的方向。
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身上的铠甲早已被磨穿;
但如果不攻破敌人的据点——楼兰,就绝不归来。
三、诗歌赏析
《从军行》虽只有四句,却气势磅礴,情感浓烈。全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苍凉景象和将士们的艰苦征战,表达了诗人对战士们坚定意志和报国情怀的赞美。
首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描绘出边塞地区辽阔而荒凉的自然环境。青海湖上乌云密布,仿佛连天边的雪山也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暗示着战争的紧张与严峻。
第二句“孤城遥望玉门关”,进一步将视角拉远,展现出一个孤立无援的边防重镇,守卫者只能遥望远方的玉门关,象征着他们身处边疆、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坚守。
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出了将士们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身上的盔甲早已破损不堪,却依然坚持战斗,体现了他们的英勇与坚韧。
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楼兰是当时西域的一个重要国家,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这句诗表现了将士们誓死保卫国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语言简练却极具力量,令人动容。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诗中运用了“青海”、“雪山”、“玉门关”、“黄沙”等典型的边塞意象,增强了画面感和真实感。
2. 情感真挚:通过对战场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将士们的忠诚与坚毅,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
3. 语言凝练:全诗仅二十字,却内涵丰富,节奏紧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五、结语
《从军行》作为一首边塞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勇精神的推崇。它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之作。读此诗,仿佛能听见战马嘶鸣、铁甲铿锵,感受到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