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超然台记原文以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超然台记原文以及翻译,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23:21:51

超然台记原文以及翻译】《超然台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超然”为题,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心境、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全文语言清雅,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处世哲学与人生观。

一、原文: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何病焉?虽不能全,然庶几免矣。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而陆,于其地,见山川之秀,林木之美,而人情之厚,于是乎居之。居之数月,心旷神怡,不觉其为迁谪也。因筑台于东城之上,名之曰“超然”,以自适其志也。

夫所谓超然者,非谓其外物之离也,乃心之无系也。若能忘形骸,遗耳目,超然于尘垢之外,则虽处世间,亦可与道俱。

昔者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此其言也,盖欲人之超然也。吾虽不逮,然愿学之。故为之记。

二、翻译:

任何事物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只要有所可取之处,就一定有快乐的来源,不一定非要奇特壮丽的事物才能令人愉悦。即使是酒糟和薄酒,也可以让人沉醉;即便是水果、蔬菜、草木,也能让人吃饱。由此类推,我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大概可以避免烦恼了。

我从杭州调任到密州(今山东诸城),乘船到达后改换陆路,来到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山川秀丽,树木繁茂,人情淳厚,于是决定在这里安顿下来。住了几个月后,心情舒畅,神清气爽,竟然不觉得这是被贬谪的处境。因此,在东城之上建了一座台,命名为“超然”,用来寄托自己的志趣。

所谓的“超然”,并不是说脱离世俗的束缚,而是内心没有牵挂。如果能够忘记身体的形体,抛开感官的干扰,超脱于世俗的纷扰之外,那么即使身处人间,也可以与道同行。

从前庄子说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的意思,正是希望人们能够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我虽然不及古人,但愿意向他们学习。因此写下这篇记文。

三、简析:

《超然台记》不仅是苏轼对自身处境的抒怀之作,更是他思想境界的体现。文中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观。这种“超然”的态度,既是他在仕途受挫时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也是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苏轼在文中引用庄子之语,进一步强化了“超然”这一主题,体现出他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借鉴。整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是宋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超然台记》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笔,成为后人研究苏轼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它不仅记录了苏轼在密州的生活片段,更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态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篇文章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人文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