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体会伽利略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真理追求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伽利略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
- 难点: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关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接着展示图片或视频片段,介绍伽利略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主要人物是谁?
2.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 你对伽利略有什么初步印象?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用笔标注重点句子,初步把握文章结构。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分段阅读,逐段分析。
- 介绍背景,伽利略提出“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观点,遭到质疑。
-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大教堂进行公开实验。
- 第三段:实验过程及结果,人们震惊,最终认可了伽利略的观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描写人物的细节,如语言、动作、神态等。
例如:“伽利略站在高处,神情坚定。”这句话说明他有决心;“人们议论纷纷”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他的不信任。
3. 讨论交流:
- 为什么伽利略要亲自做实验?
- 如果你是当时的学者,你会怎么做?
-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伽利略生平的短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像伽利略一样坚持真理?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伽利略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强调:“面对权威,要有独立思考;面对质疑,要有坚定信念。”
最后布置作业: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伽利略身上学到了什么。
2. 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科学家的探索故事,并准备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形象,理解科学精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时间分配上可以更加合理,部分环节可以进一步深化。今后将继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升语文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