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了解“词”这一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掌握四首词的作者、背景及艺术风格。
- 理解四首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体会其语言的艺术美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的内涵。
-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四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词的写作特点。
- 难点:体会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感悟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播放一段与词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对‘词’有哪些了解?你觉得它和诗有什么不同?”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词知识,引出本课内容。
2. 新授内容(30分钟)
(1)《望江南》——温庭筠
- 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析词中描绘的景物与情感。
- 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词中的意境,感受女子思念之情。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 介绍边塞诗的特点,分析词中表现的将士情怀。
- 讨论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分析苏轼豪放词风的特点,理解词中所体现的英雄气概。
-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作者的抱负与理想。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 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分析词中抒发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 引导学生体会词中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报国无门的无奈。
3. 合作探究(10分钟)
- 小组讨论:四首词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5分钟)
-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对词的理解。
- 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5. 作业布置(2分钟)
- 背诵并默写四首词。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某一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四、板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新授内容
- 《望江南》
- 《渔家傲·秋思》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合作探究
4. 巩固练习
5. 作业布置
```
五、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去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注:本文为原创教案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适合用于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