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一直是考查学生古文理解能力与语言运用水平的重要部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思路,本文整理了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并附有详细解析,助力考生高效备考。
一、文言文阅读题型概述
文言文阅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词理解: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
2. 虚词辨析:如“之”、“其”、“以”等常见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3. 句式翻译: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4. 内容理解:要求考生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等。
5. 思想情感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二、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 太宗尝谓侍臣曰:“朕观《尚书》载禹、汤、周文王之事,皆能修德以安天下。今人多不务本业,而好为浮华之言,此非治国之道也。”魏征对曰:“陛下所言极是。然臣以为,治国之道,在于用人。若用人得当,则百事可成;若用人失当,则虽有良策,亦难成事。”
问题: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修德:_________
(2)浮华:_________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陛下所言极是。然臣以为,治国之道,在于用人。”
3.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唐太宗和魏征的观点。
参考答案:
1.
(1)修德:修养德行。
(2)浮华:虚浮华丽,指不切实际的言论或行为。
2. 翻译:陛下所说非常正确。但臣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用人。
3. 唐太宗强调修身养德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安邦定国的根本;魏征则强调用人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用人得当,就能成就大事。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相关问题。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问题:
1. 这段话出自哪部经典?作者是谁?
2. 简述“学而时习之”的意思。
3. 你如何理解“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
参考答案:
1. 出自《论语》,作者是孔子。
2. “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习之后要经常温习、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感到愉悦。
3. “人不知而不愠”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体现了君子的宽容与修养。
三、备考建议
1. 积累常用文言词汇:重点掌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2. 加强语感训练: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和理解力。
3. 注重翻译练习: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如直译与意译结合。
4. 总结答题技巧:针对不同题型,掌握相应的答题策略,提高得分率。
四、结语
文言文阅读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方法得当、训练扎实,便能有效提升应试能力。希望以上练习题和解析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在2020年高考语文中取得理想成绩。坚持积累,勤于思考,文言文不再难!
---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用于教学与备考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