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传文言文翻译】房玄龄,字乔肃,齐州临淄人也。少有文才,博通经史,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授羽林郎。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玄龄知天下将变,遂弃官归乡,隐居以待时。
及高祖起兵太原,玄龄闻之,乃杖策而往,谒于军门。高祖见其仪表不凡,器重之,引为记室参军。玄龄性沉敏,有远识,每与高祖谋议,多中机要,甚得信任。
及平长安,拜为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然玄龄素与秦王李世民有旧,常往来密议,助其谋略。及太宗即位,玄龄以功迁中书令,封梁国公,与杜如晦同掌朝政,时人称为“房杜”。
玄龄为相,务以宽仁治国,慎选贤能,广纳谏言。每有大事,必与群臣详议,不专断。尝谓人曰:“为政之道,在于用人。”故其所举皆一时之杰,国赖以安。
太宗尝问曰:“卿何以能久任宰相?”玄龄对曰:“臣无奇术,惟尽心奉国,不敢懈怠耳。”太宗嘉之,赐金帛,宠遇甚厚。
玄龄年老病重,上表请退,太宗不许。卒年七十,赠司空,谥曰“文昭”。百姓闻之,莫不哀悼,称其忠贞贤德,为一代良相。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