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3乘法分配律浙教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213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该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213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及应用方法。
- 难点:如何在实际计算中正确识别并应用该规律。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练习题、实物教具(如小棒、卡片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题:“小明去超市买了3袋苹果,每袋有10个,还买了3袋梨,每袋有5个。那么他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10 + 3×5 = ?
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我把这两个加数合并成一个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发现:3×(10+5) = 3×15 = 45,与原来的计算结果一致。
2. 探索新知(10分钟)
教师板书两个算式:
① 3×10 + 3×5
② 3×(10+5)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的结构,发现它们的结果相同,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初步概念。
教师讲解:“像这样的运算方式,我们称为‘乘法分配律’,即a×b + a×c = a×(b + c)。”
3. 深入理解(10分钟)
教师出示更多例题,如:
- 4×7 + 4×3 = 4×(7+3)
- 5×6 + 5×2 = 5×(6+2)
让学生尝试写出对应的等式,并用计算器或口算验证结果是否一致。
同时,教师强调:在使用乘法分配律时,必须确保括号内的部分是加法,而外面的因数是相同的。
4. 实践应用(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题目1: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的算式:
- 2×8 + 2×2
- 6×4 + 6×6
题目2:把下列算式改写为乘法分配律的形式:
- 5×(9+1)
- 7×(3+5)
题目3:解决问题:
小红每天背20个单词,一周(7天)共背了多少个单词?用两种方法计算。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形式和应用方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问题,如购物计算、分组问题等。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
2. 自编一道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题目,并写出解答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括号的位置和运算顺序仍存在混淆,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