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它不仅具有防风固沙、净化海水的作用,还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每年春天,红树林都会迎来一次盛大的“花开”——不是花朵绽放,而是红树林的种子在母树上发芽,形成一种独特的“胎生”现象。
小林是一名初中生,他随父母来到海边度假。一天清晨,他在父亲的带领下,走进了附近的一片红树林。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海水混合的气息。小林第一次看到如此奇特的植物,感到既新奇又敬畏。
“你看,这些树的根像螃蟹的爪子一样伸向空中,这是为了固定自己,防止被潮水冲走。”父亲指着一棵高大的红树林说,“它们虽然生活在咸水里,却能过滤出淡水来生存。”
小林听得入神,他问:“那它们是怎么繁殖的呢?”
父亲笑着说:“红树林的种子不像其他植物那样落地生根,而是在母树上就长出幼苗,等到成熟后才掉入水中。这样,它们可以随着潮水漂流到新的地方扎根生长。”
小林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他觉得,红树林就像一个默默守护海岸的生命之墙,用坚韧与智慧,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
回家的路上,小林一直在想:大自然真是神奇,人类应该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二、题目与答案
1. 文章开头提到“红树林”的“花开”,这里的“花开”指的是什么?
答案: 红树林的种子在母树上发芽,形成一种独特的“胎生”现象。
2. 从文中可以看出,红树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案: 防风固沙、净化海水、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3. 小林在红树林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案: 小林感受到新奇与敬畏。因为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非常独特,让他对自然的神奇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红树林就像一个默默守护海岸的生命之墙”的理解。
答案: 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红树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它们通过自身的结构和生命力,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线,同时为生态系统提供支持,体现了其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写作提示
本文通过描写红树林的生长特点和小林的观察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赞美与敬畏。在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细节描写:如红树林的形态、颜色、气味等,增强画面感。
- 人物心理变化:从小林的疑惑到感悟,体现情感的升华。
- 主题升华:结合环保意识,呼吁人们珍惜自然、保护生态。
四、拓展延伸
红树林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不乱扔垃圾、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自然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