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我长大了》教案】一、活动名称:
我长大了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成长的变化,增强自我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
3. 激发幼儿对成长的自豪感和积极情感,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三、活动准备:
1.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若干张(教师提前收集)。
2. 成长记录册(每人一本,内含幼儿不同阶段的照片或绘画作品)。
3. 音乐《我长大了》(轻快、温馨的儿歌)。
4. 小镜子若干面,供幼儿观察自己的变化。
5. 轻柔的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长大’吗?”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如:“我们每天都在长大,身体变高了,会自己穿衣服、吃饭了,是不是?”
2. 观察与分享(10分钟)
教师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让幼儿猜猜是谁,并说说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然后分发“成长记录册”,请幼儿翻阅并讲述自己照片中看到的变化。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如:“我以前不会自己穿鞋子,现在我会了!”“我以前个子矮,现在长得高了。”
3. 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一:“我是小小大人”
教师准备一些日常用品(如小帽子、围巾等),请幼儿尝试穿戴,并模仿大人的动作,如“妈妈整理房间”、“爸爸开车”。
游戏二:“照镜子找不同”
幼儿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庞、身高,与照片对比,发现自己的变化。
4. 歌曲欣赏与表演(5分钟)
播放歌曲《我长大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唱,并做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拍拍手、跳一跳”。
鼓励幼儿在音乐中展示自己的成长表现。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会慢慢长大,变得越来越能干。我们要为自己感到骄傲,也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我的成长照片墙”,下一次带到幼儿园分享。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照片、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激发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化的素材,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成长认知。
六、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回顾成长点滴,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进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