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答案版】《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所写的一篇山水小品文,文章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弃。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
一、基础知识巩固
1. 文体特点: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书信体散文,属于“骈文”风格,讲究对仗工整、辞藻华丽,同时又不失自然流畅的表达。
2.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代文学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3. 写作背景:
据传吴均在写此文时,正寄居于富春江畔,因感叹山川之美,遂写下此信寄给友人,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
二、内容理解与分析
1. 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前四句):总写富春江水之清、山之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主题。
- 第二部分(后三段):分写水之清和山之秀,层层递进,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2.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喧嚣的不满。
3.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语言凝练,节奏鲜明。
- 比喻生动: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象地表现水流之急。
- 情景交融:景中寓情,情景相生,营造出悠远宁静的意境。
三、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 缥碧:青白色,形容江水清澈透明。
- 轩邈:高远,形容山势高峻。
-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如流水声。
- 鸢飞戾天:老鹰飞向天空,比喻人追求功名。
- 经纶世务:筹划国家大事,指政务。
-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遮蔽了阳光。
2. 翻译下列句子。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像奔跑一样。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不停地鸣叫,猿猴的叫声也不断。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山峰也会平息心中的欲望;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 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水的清澈?
答:文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等句子表现了水的清澈。
4. 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山的高峻?
答: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子表现了山的高峻。
5.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1.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理解。
答:这句话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独特之美,既包含了水的清澈灵动,也体现了山的雄伟秀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无限向往。
2. 如果你是吴均的朋友,收到这封信后,你会有什么感受?
答:读完这封信,我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好。
五、结语
《与朱元思书》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希望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自然、珍惜生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