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803-2016及土壤和沉积物及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及王水提取-电感耦合)】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工作中,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是一项基础而关键的任务。为了规范检测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16年发布了《HJ 803-2016 土壤和沉积物中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这一行业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土壤、底泥、沉积物等环境样品中铅(Pb)、镉(Cd)、铬(Cr)、砷(As)、汞(Hg)、铜(Cu)、锌(Zn)、镍(Ni)、锰(Mn)、铁(Fe)、铝(Al)及钙(Ca)等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通过统一的方法流程,确保了不同实验室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本方法的核心在于“王水提取”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的结合使用。王水是一种由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强酸溶液,能够有效溶解大部分金属化合物,使目标元素进入溶液中,便于后续分析。随后,采用ICP-OES技术对提取液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样品需经过前处理、消解、定容、过滤等步骤,以去除干扰物质并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为保证检测质量,还需进行空白实验、加标回收率测试以及重复性试验,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毒有害金属的监测需求日益增加。HJ 803-2016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国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为污染源识别、生态风险评估及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该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在推动环境检测标准化、提升检测效率与数据可靠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当前开展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检测不可或缺的技术指南。